约翰拉贝

叶莹:把约翰·拉贝先生写进小说

1937年的凛冬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,留在南京的德国人约翰·拉贝和多位国际友人设立“南京安全区”,收容保护了超20万中国百姓。80多年后,旅德华人作家叶莹以这段历史为背景,写作长篇历史小说《纸娃娃》并于近日出版。小说中的德国人施耐德,人物原型正是约翰·拉贝

小说 拉贝 田天 约翰拉贝 叶莹 2025-08-31 18:55  6

鲜活的历史博物馆

苏州胡同位于东城区建国门街道,400多米的街巷里记录着老北京600多年的光阴故事。明永乐帝兴建北京城时,大批苏州的工匠聚集此地,胡同因此以“苏州”为名。2022年该胡同被列入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。

胡同 历史博物馆 约翰拉贝 苏州胡同 王兆民 2025-08-31 08:00  4

纪录片《历史的回声》系列(第一集)| 重访拉贝“诺亚方舟”

1937年,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,受雇于西门子公司的约翰·拉贝同其他在华国际人士设立了“南京安全区”,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所。他在华期间写下的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。让我们透过对拉贝之孙托马斯·拉贝的独家专访,一同回顾那段“不可忘却”的

纪录片 拉贝 回声 诺亚方舟 约翰拉贝 2025-08-30 11:10  4

报纸导读丨九三阅兵 向胜利致敬

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日历即将翻到2025年9月3日,中国人民将以最庄严的方式向胜利致敬!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,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,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即将隆重揭幕,这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。京郊阅兵训练场上,来自大江

报纸 731部队 南京安全区 约翰拉贝 少年队 2025-08-28 18:02  5

14国友人或遗属为何齐聚?纪念活动警醒全球危机

中方邀请14国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出席抗日战争纪念活动,重温那些曾无私援助中国的海外人士事迹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战争年代跨越国界人道光辉的深刻彰显。在当今世界面临新冲突威胁的背景下,这些故事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清晰度提醒我们:合作与团结的价值,从未过时,甚至

活动 危机 抗日战争 遗属 约翰拉贝 2025-08-28 17:19  5

拉贝之孙:日军兵临城下,爷爷留在南京拯救了20多万中国平民

“当日军兵临城下时,西门子总部建议他离开南京。但爷爷知道,很多留下的人没有钱往上游的汉口转移,于是他说:‘我要为这里的人负责’。这就是他留在南京的原因。”近日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,托马斯·拉贝再次讲述了自己的爷爷约翰·拉贝在88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

南京 拉贝 日军 南京大屠杀 约翰拉贝 2025-08-28 10:52  5

“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”(伟大胜利·历史贡献)——访约翰·拉贝之孙托马斯·拉贝

步入德国友人托马斯·拉贝位于德国海德堡的住所花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被鲜花簇拥的其祖父约翰·拉贝的半身像。走进家中,托马斯·拉贝的书桌上满满摆放着与约翰·拉贝相关的资料和书籍,约翰·拉贝和家人的老照片放置在客厅中间位置。“祖父为中国平民挺身而出,他一直是我们

托马斯 拉贝 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约翰拉贝 2025-08-27 17:37  6

“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”(伟大胜利·历史贡献)

步入德国友人托马斯·拉贝位于德国海德堡的住所花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被鲜花簇拥的其祖父约翰·拉贝的半身像。走进家中,托马斯·拉贝的书桌上满满摆放着与约翰·拉贝相关的资料和书籍,约翰·拉贝和家人的老照片放置在客厅中间位置。“祖父为中国平民挺身而出,他一直是我们

拉贝 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南京安全区 约翰拉贝 2025-08-27 19:04  5

(抗战胜利80周年)专访拉贝之孙:日记里的和平追求与中国情缘

“我可以而且应该逃走吗?”1937年9月,受雇于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约翰·拉贝在经历侵华日军袭击南京后并没有离开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谁要是两只手各抓住一个身子颤抖着的中国孩子,空袭时在防空洞里蹲上几个小时,他就会与我抱有同感。”拉贝的孙子托马斯·拉贝说,这是祖父日

日记 拉贝 抗战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 2025-08-26 22:02  4

托马斯·拉贝: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

步入德国友人托马斯·拉贝位于德国海德堡的住所花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被鲜花簇拥的其祖父约翰·拉贝的半身像。走进家中,托马斯·拉贝的书桌上满满摆放着与约翰·拉贝相关的资料和书籍,约翰·拉贝和家人的老照片放置在客厅中间位置。“祖父为中国平民挺身而出,他一直是我们

托马斯 拉贝 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约翰拉贝 2025-08-27 15:45  4

专访拉贝之孙:日记里的和平追求与中国情缘

“我可以而且应该逃走吗?”1937年9月,受雇于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约翰·拉贝在经历侵华日军袭击南京后并没有离开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谁要是两只手各抓住一个身子颤抖着的中国孩子,空袭时在防空洞里蹲上几个小时,他就会与我抱有同感。”拉贝的孙子托马斯·拉贝说,这是祖父日

日记 托马斯 拉贝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 2025-08-26 15:05  5

纪录片《历史的回声》系列(第一集):重访拉贝“诺亚方舟”

1937年,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,受雇于西门子公司的约翰·拉贝同其他在华国际人士设立了“南京安全区”,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所。他在华期间写下的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。让我们透过对拉贝之孙托马斯·拉贝的独家专访,一同回顾那段“不可忘却”的

纪录片 拉贝 回声 诺亚方舟 约翰拉贝 2025-08-24 19:10  3